交流的盛宴
深感荣幸能与大家共同见证这场精彩纷呈的盛会。我们有幸聆听了杨殿兴教授关于《六经病证治规律研究》和苏晶教授关于《伤寒论主要版本及流传的疏理》的精彩演讲,感谢他们的精心准备,既有个人见解,又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同学们纷纷表示还想再听,研究会也已经向他们转达了同学们的愿望和研究会的邀请。
嘉宾李正华教授、文金明老师、李少晧老师、鲁法庭老师和王竹行老师,热情洋溢,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学习中医经典的重要性,充满了人生智慧和从医经验的结晶。其中李正华教授更是对研究会的发展作出了长期积极的贡献!
施老弟子群的代表李兰老师、施老弟子群召集人邵有勇先生,施老二代弟子孟仕立先生纷纷回顾了施济民老师和施老弟子马寿椿老师的教诲。
荣誉会长和班主任马寿椿老师、两位班长高耀华秘书长和吴俊梅学术部长,会长马蕾的发言均简短有力,既鼓舞士气,又不落俗套。
多元的论文汇报
同学们的论文满满当当,排满了18 日下午和19 日全天,会议不得不取消茶歇时间。论文汇报围绕《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展开,涵盖理论、临床、教学、个人实践以及中西医治疗思路的探讨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多元化的学术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无论是从业医生,还是自称小白的中医爱好者同学,都展示出对于此段学习的思考和论文汇报的认真态度。
通过论文写作,无论是首次进行论文写作,还是专业的医生博士,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未交论文的同学受到其他同学学习劲头的启发,而决心要补交论文。
正如论文评审组李妙媛同学所说: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令她感到感动。有些同学,一稿的反馈意见上午提出,下午一看,已经收到了七、八遍的改稿。才艺绽放的舞台。
晚会上,晚会主持人郑崇勇、曹萍精心安排节目顺序,创造性地设计过渡环节,同学们、来宾和家属们的表演精彩纷呈,展现了研究班成员的多才多艺。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我们的会议主持人陈连和游向前、学术主持人高耀华、吴俊梅、郑崇勇、李妙媛、刘佳玲和晚会主持人个个风格鲜明,专业大气有之,生动活泼也有之。既能调动全场气氛,把握全场,也能很好照顾到每一位参与者。
研究班的独特魅力
研究会向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感谢对研究会赞助的同学们!通过这次研讨会,相信大家对研究班同学的优秀、有趣、互助、友好等特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正是我们研究班的独特魅力所在。
正如研究班同学张晖光所写:
从17号开始到今天的问道,整个活动安排得紧紧有条,让人期待。在这里,不仅是学习的收获,也是相聚的快乐,更有心灵的愉悦和升华。就像锅庄舞一样,有欢快激昂的调子,有节奏欢快的动作,活跃了轻松的气氛,却凝聚了彼此的志向,我很开心。
马寿椿老师对此次学术会议的策划组织工作非常满意,在会务群里,多次对筹备组,会务组,宣传组,论文评审组等职能部门进行表扬,同学们也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谢。学术会的成功举办,同学们的论文发言,也让参会的专家有诸多感受。同学们在离别之际,也纷纷发表情真意切的感言,所有参会人员的共同感受可用“意犹未尽”四个字概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期盼,盼望着重聚于下一次学术盛会。我们节选了部分微信留言,这些留言不足以表达专家们和同学们的心声,后续我们将专家和同学们的发言及感悟进行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编辑:曹萍
修改于2024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