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音频 | 作业及补充材料 | |
---|---|---|
1 | 2023年第一课:马寿椿老师讲仲景药物剂量折算 | 预习《名医别录·序录》 |
2 | 2023年第二课:马寿椿老师讲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第三1 ~ 9条 | 1,背诵《伤寒杂病论》课本1-9条。共9条(以后简称课本)。 2,什么是太阳病? 3,太阳为什么主表?怎样主表? 4,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还需要再治疗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5,(选做题)试比较伤寒、温病之异同。 注:选做题可做、可不做。根据自己的情况。今后亦如此。 预习 10-18条, |
3 | 2023年第三课:马寿椿老师讲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第三10 ~ 18条 | 1,背诵10条、13、14、15、16,共5条。 2,復述服桂枝汤后注意事项。 3,太阳中风应服多少剂桂枝汤?为什么? 4,背桂枝原方及剂量。 5,太阳中风的主证和病机是什么? 6,什么是坏病?坏病治则是什么? 7,为什么“脉浮紧,发热无汗”不可与桂枝汤? 8,从“酒客,不可与桂枝汤”之诫,你还想到那些?(选做题) (更正:讲课中说大枣用4枚,改为6-9克) 预习: 19-28 |
4 | 2023年第四课:马寿椿老师讲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第三19 ~ 28条 | 1,背诵23、25两条 2,“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为什么要先刺风池、风府? 3,桂枝汤有发汗解肌的作用,为什么病常自汗出的人还要用桂枝汤? 4,为什么说“头痛者,必衄”? 5,21条,“太阳病,下之微喘”是指下之后,病邪入里吗?为什么? 6,结合23条“下之,脉浮者不愈”,21条“下之微喘”,14条“下之,其气上冲”,谈谈什么是病势?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还可根据那些资料辨病势?(选做题)。 预习:29-33 |
5 | 2023年第五课: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第三29 ~ 33条 | 1,背诵:30、32、33,三条。 2,怎样判断病人即将战汗?战汗的结果是什么? 3,21条与32条,有何异同? (附 : 21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宜枝汤。 32条,喘家有汗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 4,太阳病发汗导致漏汗不止,体液丢失致小便难,此时应该输液吗?为什么? 5,谈谈你对施老“桂枝能够固心经漏汗”,“附子能固太阳亡阳之汗”,“救阳即以全液”的理解?(选做题) (参考资料《温热论》战汗) 预习:34-39 1. 叶天士论战汗 2. 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
6 | 2023年第六课:马寿椿老师讲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第三34 ~ 38条 | 1,背诵:34、35、36、37、38,五条。 2,34条,下之后,脉促胸满为什么要把桂枝汤中的芍药去掉? 3,试比较35条、36条桂麻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异同。 4,35条,37条都有“热多寒少”几个字,其含义相同吗? 5,38条,桂枝汤应该去桂枝,还是去芍药?试分析之。(选做题) 预习:113条 |
7 | 2023年第七课:马寿椿老师讲伤寒论-“辨太阳病用桂枝汤法脉证篇113条 | 1,背诵:113条 2、太阳温病的定义是什么?太阳风温的定义是什么? 3,为什么太阳风温忌火、忌汗、忌下? 4,太阳温病初起时应该用抗生素吗?为什么?(选做题) 预习:见参考资料一、二。 1. 太阳病第七讲讲课资料(一) 2. 太阳病第七讲讲课资料(二) |
8 | 2023年第八课(补讲篇),太阳病,温病 | 1,背诵:《温热论》、《温病条辨》粗体字段落。 2,伤寒、温病的传变规律有何不同? 3,温疫和普通温病有什么不同? 4、你怎么理解桂枝汤治疗温病初起? 5,新冠肺炎属伤寒范畴还是温病范畴?为什么?(选做题) 6,莲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新冠初起吗,试分析之?(选做题) (附组方: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预习:桂枝汤法全篇(1-38条) 1. 太阳病第八讲讲课资料(一) 2. 太阳病第八讲讲课资料(二) |
9 | 2023年第九课,太阳病桂枝汤法全篇1~38条 | 1,背诵要求背诵的所有条文(1、2、3、4、5、6、7、8、9、10、13、14、15、16、23、25、30、32、33、34、35、37、38、113共24条) 2,太阳中风的定义是什么? 3,太阳中风的主症是什么? 4,桂枝湯有哪些禁忌? 5,对全篇进行整理总结(选做题) 预习:39-48条 |
10 | 2023年第十课,辨太阳病用麻黄汤法脉症篇39~48条 | 1,背诵:39、43、44、45、47、48条。 2, 背诵,“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素问.脉要精微论》 3,太阳伤寒的定义定什么? 4,麻黄汤的主证是什么? 5,为什么46条说“衄乃解”,47条又说衄后宜麻黄汤? 6,试述麻黄 汤的禁忌证!(选做题) 预习:49-53条 颈痛病例 |
11 | 2023年第十一课,辨太阳病用麻黄汤法脉症篇49~53条 | 1,背诵:49、50、51、52、53条 2,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3,怎样理解51条52条的“太阳与阳明合病”? 4,葛根黄连黄芩汤的主症有些?该方用量比例?该条是太阳病还是太阳阳明合病?还是坏病? 十一讲补充- 关于捉证(马寿椿) |
12 | 2023年第十二课讲 复习辨太阳病用麻黄汤法脉症篇39~53条 | 1,复习巩固背诵条文39、43、44、45、47、48、49、50、51、52、53。 2,对全篇进行整理总结 预习:青龙汤法:54-57。 |
13 | 2023年第十三课,辨太阳病用青龙汤法脉症篇54~57条 | 1,背诵54、56、57条 2、写出大小青龙汤方及用量(原书) 3,写出大小青龙汤主证和病机。 4,试比較麻黄汤与大青龙汤。 5,试比较小青龙汤、桑菊饮、桑杏汤、止嗽散、清燥救肺汤、麻杏石甘汤、百合固金汤治疗咳嗽的异同。(思考题) 预习:柴胡汤法:58-64 |
14 | 2023年第十四课,辨太阳病用柴胡汤法脉症篇58~64条 | 1,背诵:58、61、63、64条 2,小柴胡汤证的感邪途径? 3,小柴胡汤证的病因病机? 4,61条有三阳一阴的病证,为什么独取小柴胡汤而不用它经的药? 5,写出小柴胡汤的组成,煎服法。 预习:65、66、67条。 |
15 | 2023年第十五课,辨太阳病用柴胡汤法脉症篇65~67条 | 1,背诵:65、67两条 2,熟记小柴胡汤的四大主题证和7个或者然证及用药加减法。 3,.什么是“阳微结”?与“纯阴结”有何不同? 4、67条未用丸药泻下之前,应该怎样治疗.。 5,思考题,怎样理解少阳半表半里? 预习:68、69、70条 |
16 | 2023年第十六课,辨太阳病用柴胡汤法脉症篇68~70条 | 1,背诵:68、69、70条 2,默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三方。(药物组成) 3,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成的意义。 4,你怎么理解肾主骨和少阳主骨? 5,(思考题)柴胡干姜汤为什么能治方方面面的疾病? 预习,71、72、73、74条。 |
17 | 2023年第十七课,辨太阳病用柴胡汤法脉症篇72~74条 | 1,背诵:71,72,74条 2,默写大柴胡汤的组成及煎服法 3,.大柴胡汤治什么样的病症?主证和病机是什么? 4,73条有“下利”一证,为什么还用大柴胡汤治疗?(大柴胡汤本有泻下作用) 5,试解释74条“虽脉浮数,可下之,宜大柴胡汤。”为什么浮脉可下? 预习:76,77,78,79,80,81条 |
18 | 2023年第十八课,辨太阳病用柴胡汤法脉症篇(复习) | 1,自己小结小柴胡汤法。 2,预习,次同休息一周,自己查漏补缺。 |
19 | 2023年第十九课,辨太阳病用承气汤法脉症篇75~81条 | 1,背诵:75、78、79、80条 2,阳明腑证的主证有哪些?怎样与病机联系? 3,从己学过的条文中,谈谈太阳是怎样转属阳明的。 4,思考题(不要求完成) 按一般的规律,太阳转为阳明腑证后,还能传它经吗?为什么? 预习:82、83条。 |
20 | 2023年第二十课 辨太阳病用承气汤法脉症篇82~83条 | 1,背诵82、83条 2,默写四个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桃核承气汤。 3,为什么小便数常常会大使秘? 4,试比较大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的组方意义。 5,试分析桃核承气汤的功效? 6,预习84-88条 |
21 | 2023年第二十一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84-88条 | 1,背诵:84、86、87条。 2,辨别结胸、脏结、痞证。 3,结胸证应下,但为什么又说“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之,下即死”? 4,(选做题)试解读88条。 预习:89、90、91、92条 第二十一插讲- 灵枢大惑论 关于 多卧 善忘 失眠(马寿椿) 插讲参考资料 插讲作业 |
22 | 2023年第二十二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89-92条 | 1,背诵:89、90、91条。 2,默写大陷胸汤和大陷胸丸的组方及服怯。 3,综述结胸证的具体症状。病因,病机是什么? 4,(思考题)谈谈你对专病专方的认识。 预习:93-97条 |
23 | 2023年第二十三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93-99条 | 1,背诵:93、95、96条 2,默写:小陷胸汤、三物小白散。 3,小结胸的病机? 4、什么叫挟热利? 5,为什么95条的结胸证难治? 6,为什么97条的“如结胸”不用汤药.而用针刺? 预习:98-101条 |
24 | 2023年第二十四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98~101条 | 1,背诵:98、100条 2,默写半夏泻心汤和十枣汤,包括服法。 3,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什么?临床怎样辨认? 4,解读,100条。 预习:102-106条 |
25 | 2023年第二十五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102~106条 | 1,背诵:102、103、104、105条 2,默写: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四方。 3,辨别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异同。 预习:107-112条 |
26 | 2023年第二十六课,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107~112条 | 1,背诵:107、109、110、111、112条。 2,默写:赤石脂禹余粮汤、旋覆代赭石汤、桂枝人参汤、瓜蒂散四方。 3,(选作题)105、106、107、108、109、110等六条都有“心下痞坚”这一症状,怎么解读?112条为什么又提“胸中痞坚”? 预习:“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小结。 |
27 | 2023年第二十七课,复习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 (复习1) | 1,小结结胸证。 复习痞证。 |
28 | 2023年第二十八课,复习辨太阳病用陷胸汤法脉症篇(复习2) | 1,小结痞证。 预习:113-116条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 水液在人体的代谢 |
29 | 2023年第二十九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13 ~ 116条 | 1,背诵113、114条 2,默写: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 3,增加文字,改变句逗,调整顺序,把115条116条写顺。 115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非桂枝汤证),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此为阴阳两虚)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先)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再复其阴)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阳复太过)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亡阳)四逆汤主之。 116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而实非桂枝证)因(应)加附子参其间,(以扶阳)。(而医者反)增桂令汗出。(此误治也) 附子温经,亡阳故(用)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气阴两虚) 更饮甘草干姜汤,(先复其阳)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以复其阴).。尔乃胫伸; (若用甘草干姜汤后,阳气恢复太过)阳明内结,谵语烦乱,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马寿椿) 预习:117-124。 |
30 | 2023年第三十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17 ~124条 | 1,背诵:117-123。 2,默写:茯苓甘草汤、五苓散。 3,117条,太阳转属阳明的机理是什么?从哪些症状上可以观察到太阳己转属阳明? 4,结合122、123条谈谈你对“救里”、“救表”的认识。 预习:125-133 |
31 | 2023年第三十一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25 ~ 133条 | 1,背诵:125、126、128、129、130、132条。 2,什么叫火逆?有那些常见症状? 3,哪些病证不能用灸法?哪些人误用灸法后会导致终身虚损? 4,怎样测知误火以后会自愈? 5,分段分句,调整先后,把127条写顺。 6,思考题,新冠初起能够用灸法吗? 7,预习:134-139。 |
32 | 2023年第三十二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34 ~ 141条 | 1,背诵 ;137、138、141条 2,默写小建中汤。 3,为什么误吐后不恶寒,不欲近衣? 4,误吐后造成“不喜糜粥”、“朝食暮吐”这样的重证,为什么仲景还说“此为小逆”? 5,小建中汤是调和阴阳,建立中气的方剂,为什么62条、141条都冠以“伤寒”? 6,思考题,综合理解藏结。 7,预习:152-145条。 |
33 | 2023年第三十三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42 ~ 145条 | 1,背诵:142、143、144、145、68条 2,默写: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3,怎样区别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4,怎样区别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5,什么是“奔豚”? 预习:146-151条。 |
34 | 2023年第三十四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46条~151条 | 1,背诵:148、149、150、151条。 2,默写:抵挡汤方、白虎汤方、白虎人参汤方。 3,怎么诊断太阳蓄血证? 4,白虎汤治的主要脉症是什么? 5,预习:152-154条。 |
35 | 2023年第三十五课,辨太阳病杂病疗法脉症篇152条~154条 | 1,背诵:152、153、154条。 2,默写: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加减芩芍汤、黄连汤。 4,试比较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 5,试比较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葛根汤证、与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黄芩汤证。 6,预习五苓散证。(另发) |
36 | 2023年第三十六课,专题: 五苓散 | 1,背诵:104、120、140、391。 1,30、 2,4,。 3,5。 2,默写: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理中丸。 3,写出五苓散的脉证。 4,预习:熟悉有关五苓散的11条条文。 预习:伤寒五苓散条文 |
37 | 2023年第三十七课, 专题:五苓散—2 | 1,在综合理解五苓散证的基础上,写出五苓散证的主症、主脉及可能出现的脉象、病因、病机,服药方法。, 2,试述五苓散证中,有哪些症你可以从A到C?请具体说明之。(选择题)。 3, 试比较五苓散与茯苓甘草汤。 4,预习:155-164条。 |
38 | 2024年补讲,伤寒杂病论第三十八讲 | 1,根据讲课,整理出伤寒论流传题纲。 2,根据讲课,整理出涪陵古本、宋本与高校教材本在太阳病篇的不同特点。 两周交作业。 放假:从2024.10.3—-11.7。 2024.11.14开学。 |
39 | 2024年第39课(太阳病篇补讲),漫谈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 1,少阳半表半里证提法的由来? 2,默写少阳病的七大主证和七大或然见证。 3,整理我讲的少阳三焦。 4,你同意中医基础是为临床服务的,离开了临床,就没有中医基础吗?为什么? |
40 | 2023年第四十课,辨阳明病脉症篇 – 第155~164条 | 1,背诵155、156、157、158、160、161、164条。 2,阳明病的来路有哪些?有何不同? 3,太阳病发汗不彻,为什么会转属阳明? 4,阳明病的外证有哪些? 5,怎样理解阳明为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6,怎样理解太阴病的手足温? 7,预习,165-174条。 《素问 热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