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涪陵古本研究会的中医传承专家讲座
夫医道之兴,在于传承;学术之盛,源于精研。世界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研究会研究班(以下简称“研究班”),荟萃杏林英才,深探仲景奥旨。三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尤以研究会特聘学术专家组的系列讲座,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坚实的传承精神。 一、专家讲座:博采众长,启迪智慧 …
时间 | 专家 | 题目 |
2021年9月23日 | 焦望义教授 | 如何将中医学传播给年轻人 |
2021年9月30日 | 吴潜智教授 | 伤寒论的学习方法 |
2021年9月30日 | 杨殿兴教授 | 关于六经及六经辨证体系(喜马拉雅372047483) |
2021年10月17日 | 谭晓玲教授 | 桂枝汤案例分析 |
2021年12月19日 | 杨殿兴教授 | 《伤寒论》石膏应用心法 |
2022年1月4日 | 吴潜智教授 | 伤寒论药物剂量折算方法 |
2022年1月10日 | 刘国晖教授 | 从临床病例谈《伤寒论》“通体六经”和“分部六经辨证” |
2022年2月1日 | 刘国晖教授 | 谈谈张仲景治学 |
2022年2月6日 | 李少皓老师 | 医案一则:老妪牙衄(公众号文章) |
2022年2月15日 | 鲁法庭博士 | 寒火理论源起和临床应用 |
2022年3月8日 | 杨殿兴教授 | 学习《伤寒论》应用桂枝的心得体会(上、下集) |
2022年4月24日 | 殷鸿春教授 | 现代舌诊与伤寒杂病 |
2022年5月29日 | 苏晶教授 | 傷寒論和法的临床運用 |
2022年7月17日 | 高耀华教授 | 《伤寒杂病论》麻黄类方应用体会 |
2022年9月25日 | 马蕾会长 | 寻找民国时期的刘榕经-追溯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由来和传印者的足迹 |
2022年10月5日 | 马蕾会长 | 重编施注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的意义和过程 |
2022年11月6日 | 李群堂主任 | 桂枝汤的来龙去脉 |
2023年3月28日 | 赵软金博士 | 《重编施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 读后感 (公众号文章) |
2023年7月19日 | 杨殿兴教授 | 《伤寒论》桂枝汤应用心法(转) |
2023年12月23日 | 陈海勇教授 | 中医学术文献的检索及管理 |
2024年3月16日 | 杨殿兴教授 | 关于太阳病篇一些学术问题的探讨 |
2024年6月5日 | 吴潜智教授 | 《伤寒论》“六经中风”的理论及其应用 |
2024年10月18日 | 苏晶教授 | 《伤寒杂病论》主要版本及流传梳理 |
2024年10月18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证治规律研究 |
2024年11月20日 | 文金明院长 | 《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对巴渝伤寒学术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 |
2024年12月6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总论 |
2025年1月7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太阳病 |
2025年2月1日 | 苏晶教授 | 《伤寒杂病论》主要版本及流传梳理之一 |
2025年2月2日 | 苏晶教授 | 《伤寒杂病论》主要版本及流传梳理之二 |
2025年2月12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阳明病(上集) |
2025年2月12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阳明病(下集) |
2025年3月14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少阳病(上集) |
2025年3月14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少阳病(下集) |
2025年4月19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太阴病(上集) |
2025年4月19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太阴病(下集) |
2025年5月17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少阴病(上集) |
2025年5月17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少阴病(中集) |
2025年5月17日 | 杨殿兴教授 | 六经病辨治规律研究之少阴病(下集) |